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的重要环节和措施,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必要基础,全体研究生、导师、各相关学科组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开题报告的基本目的
开题报告的实质是研究生向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汇报自己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以及研究思路,并由专家对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的适当性、论证逻辑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并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从而保证学位论文高质量顺利完成。
二、开题报告的工作要求
1、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课题,在对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资料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获取全面而准确的文献体系后,设计研究思路、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字材料,并在开题报告之前提交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2、各培养单位及相关专业负责组织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认真的评议审查。评议小组由教授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副教授组成,一般不得少于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评议小组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来自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业界专家。
3、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及相关专业根据研究生工作进度情况自行决定。
4、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5、各培养单位及相关专业应于开题报告前一周内以书面形式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报告开题报告具体时间、地点、评议小组组成名单。
三、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可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对该项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论述);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写作大纲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情况;
6、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7、参考文献。
四、开题报告的文本要求
1、开题报告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重点阐述前述1、2、3条。
2、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1) 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
(2) 正文中章节序号格式区分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类(简称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两种。标题一般最多至四级,即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类层次符号用一、(一)、1.、(1),空两格开始编排;自然科学类层次符号用1、1.1、1.1.1、1.1.1.1,顶格编排。题序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3) 字体、字号:一级标题用小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四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正文用小4号宋体。
(4) 标题应独立成行,结束时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一行(孤行)。
(5) 如果正文中出现表格,自然科学类采用三线表,社会科学类用网络型表格。
(6) 用A4纸打印,行间距为1.5倍行距,距离边框上下左右各2.5cm,并与封面装订成册。
五、开题报告的主要程序
1、由评议小组组长宣布开题报告会开始,介绍评议小组成员。
2、由导师介绍研究生的情况:
(1) 研究生在思想政治、遵纪守法及道德品质方面的表现。
(2) 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出勤率以及参与创作和科研等方面的情况。
3、研究生做论文开题报告(每位研究生约占用20-30分钟)。
4、由开题报告评议小组成员及导师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从各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5、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对研究生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对选题恰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论文批准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之处,并做出是否重新进行开题报告的决定;对于思想政治表现差、学位课程平均分数偏低、创作与科研能力偏弱的研究生,根据我校中期筛选的试行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6、宣布开题报告结束。
7、记录员负责整理记录,填写有关报表,交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备案。
六、开题报告的结果评议
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不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延长毕业年限一年。开题报告后评议小组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上报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及对文献综述、研究生的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评议。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
2020年6月11日